考研有多难?看看你的这三大竞争对手
摘要:最近很多考研er表示动力不足,表示出坚持不下去的焦虑和缺乏一种紧迫感,考研到底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?似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,尤其是2018年报考人数达238万,当时也是引起一波躁动,你会发现考研只会越来越难。
我们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,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确实是这样的,因为考研是选拔性考试,不是每一位参加考试的人都有学上,总要有一批人被淘汰,做了分母。
做分母是什么感觉呢?就是你好像也很努力也很想读研,但你最后却真的没考上,你心里难过、无法自拔,你觉得上天不公平,你总想,我当时要是再努力一点我就一定可以了,这比直接放弃更令人难受。
那么,2019考研到底有多难呢?用一些客观的事实告诉你们,你们面临的2019考研,是这样的:
1、2018有一大批高分学长学姐没有学上,参加2019的重考
几组数据一看,你就知道了。2015年考研人数是150万人,2016年的考研人数是170万人,2017年的考研人数是203万,2018达238万。
在17考研之前的高分考生,如果第一志愿没有通过复试,可以调剂一所不错的学校。但是,这两年的情况是,很多高分的学姐学长也没有找到学上,很多学校的调剂都是满的。
他们的高分实在是太可惜,于是选择再考一年。所以,2019考研队伍中,有很大一部分考生是重考的同学,且这一部分的考生实力极强。
不怕对手以前是学霸,就怕既是学霸又比你多学了一年。二战虽然风险会比较大,但正是因为这种风险性会让这些学长学姐更加的拼命和努力,而不少一战的宝宝们现在就抱着“大不了我就再来一年”的心态,是万万不可取的。能一次性成功就不要浪费两年时间,你会越来越发现时间的残忍性,能早结束的事就不要拖,不然你一定会后悔。
2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,各大高校的应届生和辞职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
随着本科学历的泛滥,就业压力越来越大,各大高校的考研深造率越来越高!
此外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的工作不是很如意,如果想要找到更好的工作,至少在薪资上有所提高,学历是必须的了。所以,一部分人选择辞职,开始复习备考,奋斗研究生学历。
之前帮帮也为大家推了不少辞职考研或者边工作边考研成功的经验,所以你的竞争对手还会有不少这类人群,你觉得自己一直是学生状态可能更容易学的进去,殊不知,他们为了学习也是拼了命,因为有梦想的人都是这样!
3、优秀高校并没有扩招很多,你需要更加努力才行
考研人数逐年激增,但各大优秀高校并没有扩招(扩招大多集中在一般的学校,且杯水车薪)。相反,很多优秀高校,尤其是“985,211”院校,加大了研究生推免的名额比例,余下的名额已经不多。
我们想要拿到剩下的零星的名额,是非常有挑战性的。2018年有80%的考生拿到了非211/985院校的录取通知书,这样的形势,你需要非常努力,更加努力才行。
看完以上的分析,很多人想,这么严峻的考研形势,我难道要放弃不成?当然不是,你不能因为考研难考你就立马放弃,就像你不能因为自己本科不好就放弃自己,你也是个有梦想的宝宝啊,你也想去拥有更好的生活、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优秀的自己呀!
那么,
►如何碾压和秒杀自己大部分考研竞争对手?
《为什么你有十年经验,但成不了专家?》
https://media.weibo.cn/article?id=2309403986204063310437&from=timeline&isappinstalled=0&jumpfrom=weibocom
这篇文章告诉我们——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十年,仍然不是专家,而有的人工作两年,表现竟能足够卓越?
这一主旨,你可以看成——为什么有的人复习一整年,甚至两年都没考上研,而有的人复习两个月,竟然轻松考上名校?
观点摘录:
1、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,既不是天赋,也不是经验,而是“刻意练习”的程度。
【刻意练习: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,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,比如普通足球运动员只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比赛,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,并且不断让自己以极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动作。】
同理在考研这件事上,比如背单词,刻意练习可能表现为“每天刻意给一定量的陌生单词设计各种助记技巧或寻找助记句式,而非被动听课,接受他人灌输的背诵技巧和句式”。
再比如每一天你能主动反思哪里做得不够好,并能刻意寻找克服自己毛病和缺点的方式和技巧,并加以执行。
【这也是木易昨晚在内部班打卡群引导的——今天开始,强迫/刻意让自己非常专注地学习,即便中途朋友/老师找你,都不要理会。哪怕用一周甚至一个月时间刻意养成这一习惯,对于考研成功的帮助将是巨大的】
2、如何刻意练习?
1)避免自动完成。你今天的工作(复习),是有意识在刻意提升,还是按部就班自动完成?
一般人的做法,自己有一个充实的复习计划,并且当天能顺利完成,就ok了(ps:其实能完成每一天复习计划,坚持每天订计划,完成计划的人已是少数)。
但更优秀的人会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状态,他们最担心自己无意识地完成每一天的计划。
比如同样背单词,大部分人的做法是:一天背100个,完成背诵任务,也就结束了。
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的人,他们的做法可能是——背单词前,会问自己:
a.昨天背100个单词花了半小时,效率和时间上是不是尽善尽美?
b.能否突破,今天背到120个?
c.回顾以往背单词,总会有几分钟心不在焉想其他事。
d.“心不在焉”的问题,怎么解决?——嗯,接下来一个小时时刻暗示不要胡思乱想,别人找我,我也不理;给自己一个奖励吧,接下来半小时能背成120个单词,奖励今晚早半小时休息。
他们总是这样让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个步骤尽善尽美。
2)离开舒适区。每天自检,你现在在做的事情,是否离开你的舒适区域,即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?
3)牺牲短期利益。比如,每天如果真要用心地总结和反复(去寻找一天的缺陷和可以提高的地方),可能每天要额外占用你很长时间(比如可能是1个小时),你是否愿意牺牲这段时间?
道理其实就这么一些,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和理念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。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有10%落地去执行并坚持考研这一段时间,足以让人欣慰。
如果你想让这一年的复习有所结果,毫无悬念地考上研,这篇文章值得你反复细读,其中的观点值得你思考、落地!
同样,如果你想在某一个行业碾压和秒杀你的大部分同行,远超同龄人的远见卓识,不断接近伟大成就。值得你在这个行业里长期进行刻意练习。
小编也要去好好研读并反思自己工作的态度了,我们一起加油啊!